四川经济发展报告 村级电商服务站点8670个

【亿邦动力讯】09月03日消息,四川省统计局公开数据显示:截至2017年末,全省共有国家级、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113个,实现全省21个市(州)全覆盖。有县级电商综合服务中心157个,镇(乡)电商综合服务站2384个,村级电商服务站点8670个,覆盖率分别达到88.2%、54.8%、18.2%。全省有超过80.0%的村通宽带互联网,通过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,直接创造就业岗位14万个,累计帮助2万多人开设网店创业,农村电商产业链直接创造就业岗位13.9万个

以下为数据公告原文摘取:

农业经济总量跳跃式增长

1978年四川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5.7亿元,经过40年的发展,2017年达到6963.8亿元,比1978年增加了6868.1亿元,增长71.8倍,按可比价计算,年均增长4.9%。其中:第一产业实现产值6820.9亿元,比1978年增加了6725.2亿元,增长70.3倍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82.2亿元,增加至4369.2亿元,增加4287.0亿元,增长52.2倍。其中:第一产业增加值4282.8亿元,比1978年增加了4200.6亿元,增长51.1倍。

农业经济内部构成由两家独大向多元化转变。

2017年,全省农业、畜牧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降至91.1%,下降5.1个百分点,林业和渔业则上升至6.8%,上升3.0个百分点,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占比2.1%。

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升

一是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。2017年,全省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530.0万千瓦,比1978年增加4102.8万千瓦,增长11.9倍,年均增长6.8%。耕种收的农业机械从无到有,截至2017年末,全省共有拖拉机23.1万台、耕整机159.39万台、旋耕机20.93万台、播种机2.46万台、水稻插秧机0.93万台、排灌动力机械110.58万台、联合收获机3.6万台。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了57.0%。二是设施农业面积实现突破发展。2017年,全省设施农业占地面积184.2万亩,占耕地面积的2.2%;有效灌溉面积3678.7万亩,占耕地面积的43.0%。

农业信息化水平实现大突破

改革开放以来,四川农业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信息化农业的转变,电子商务、实体经营、产品展示、信息交流、策划包装、储藏物流等全流程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全面开花。截至2017年末,全省共有国家级、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113个,实现全省21个市(州)全覆盖。有县级电商综合服务中心157个,镇(乡)电商综合服务站2384个,村级电商服务站点8670个,覆盖率分别达到88.2%、54.8%、18.2%。全省有超过80.0%的村通宽带互联网,通过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,直接创造就业岗位14万个,累计帮助2万多人开设网店创业,农村电商产业链直接创造就业岗位13.9万个。

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

(一)土地集约化经营初具规模。

截至2017年末,全省家庭承包耕地经营权流转面积2002.6万亩,耕地流转率达29.6%。其中,43.4%的土地流入农户、24.6%流入农民合作社。出租是最主要的耕地流转方式。56.3%的土地采用出租方式流转,采用转包、转让、互换、股份合作和其他流转形式的分别占27.1%、2.5%、3.0%、7.6%和3.6%。耕地流转主要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。在以出租方式流转的耕地中,出租给本乡镇以内人口或单位的占出租耕地总数的76.9%,占流转土地总数的87.0%。

(二)现代农业产业逐渐壮大。

1.农业产业园区规模扩大。截至2017年末,全省共建立了96个国家级、省级农业产业园区。其中: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区26个,省级农业产业园区70个。分产业看,农业产业园区79个,林业产业园区8个,农业科技园区9个。全省农业园区当年投入的各项资金总计达到641.0亿元。年末从业人员162.6万人,其中:吸纳本地劳动力111.1万人,占从业人员总数的68.0%。

2.产业化龙头企业助推农业“三新”发展。鼓励开办产业化龙头企业,增强对农户生产的带动作用,截至2017年末,全省共有产业化龙头企业4460家,其中,国家级龙头企业74家,省级714家,市(州)级2303家,县级1368家。从经营范围看,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占29.6%;开展生产加工一体化经营的占21.3%;以农业生产服务为主的占6.5%。龙头企业总共带动农户1484.5万户,占全省年末乡村户数的71.9%。

3.新型经营主体大量涌现。农民专业合作社、规模户、家庭农场从无到有,快速发展,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。截至2017年末,全省有规模户11.7万个,其中,注册为家庭农场的3.9万个;有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为主的农民合作社6.4万个。农民合作社中,标准化生产的占31.7%,拥有注册商标的占14.0%,通过了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占12.5%,创办了加工实体的占8.5%。能按可分配盈余返还成员的占37.2%。

(三)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。

#p#分页标题#e#

1.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。1978年—2017年,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从2524.2万人减少到1792.9万人,年均下降0.9%;二、三产业就业人员由562.8万人增加到3079.1万人,年均增长4.5%。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二、三产业,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比从1978年的81.8%下降到2017年的36.8%,下降45.0个百分点。

2.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壮大。农产品加工由单一贮藏保鲜功能,向集筛选、分级、清洗、保鲜、冷藏、烘干、包装、贴牌、质检、营销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转变。2017年,全省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136家,完成工业总产值1.1万亿元。监测的主要产品中:加工熟肉制品17.7万吨、速冻食品11.9万吨、膨化食品5万吨、乳制品146.2万吨、冷冻饮品26.1万吨。

3.乡村旅游蓬勃发展。截至2017年末,全省累计建成农业主题公园440个,打造休闲农业专业村1400个,认定首批省级示范休闲农庄100个、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80个。累计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市县16个,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9个,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5个。目前,全省有5000个行政村发展乡村旅游,休闲农业经营单位3.1万家。2017年,全省实现乡村旅游收入2283亿元。

此外,四川省日前还公布了以下关键数据:

一、结构调整成效明显,产业结构更加优化

三次产业结构从1978年的44.5:35.5:20.0,优化为2017年11.6:38.7:49.7,第一产业比重下降32.9个百分点,第二产业比重上升3.2个百分点,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9.7个百分点,服务业比重明显提升,工业继续发挥主导作用,工业和服务业“双引擎”拉动全省经济平稳增长。

二、人均GDP成倍增加,发展质量稳步提升

40年来,四川人均GDP由1978年的261元,增加到2017年的44651元,按可比价计算,增长了38倍。2017年,全省人均GDP已达到44651元(6613美元)。

【本文来源:本文摘编自公开信息,由亿邦开发的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Ebrun Go整理输出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有错漏欢迎联系run@ebrun.com沟通处理,如转载,请注明源头,并自负法律责任。】

版权声明:
作者:huiasd
链接:https://www.ywlyd.com/yiwu/dianshangzixun/2018/2309.html
来源:义乌巍巍中艺进出口有限公司义乌小商品两元店货源批发网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